有时候,踏入新领域的方法还挺逗的。就拿宁波来说,以前要找博主都得靠熟人推荐,那时候博主们大多没加入MCN公司,都是自己一个人干。这场景就像是个小圈子刚起步,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博主的那些日子。
转介绍的开端
那时候的宁波,网速还没现在这么快。博主圈里,介绍人这种老方法还挺流行。我就是在那种氛围里慢慢混进了博主圈。那时候大家都很独立,没啥大机构来管事。博主们都是自己瞎捣鼓,经营自己的小窝。商业意识啥的,都没那么强烈,主要是图个兴趣。
那时候我邂逅了个博友。她起步也是从简单模式入手。怀胎期间,她开始接小红书任务赚零花钱。这活儿不用跑店,挺轻松的,虽然钱不多,但对孕妇来说,算是个不错的进账方式。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,很多人心里都挺向往的。
美食博主的拍照秘诀
拍美食照,关键得是照片。我之前认真研究了那些大神的照片。他们照片牛,不是因为相机多高级。像我拍的食物照,得色彩鲜艳,还得把菜的美味点拍出来。比如,一道菜得看起来诱人,不能只是糊里糊涂拍一下。这事挺有门道的,不是随便拍拍就能吸引人的。
拍片儿那时候,也难免会遇到点麻烦事。要是拉上家伙一块儿,总不能等到菜都上齐了再拍。现在,流行先发小红书,但这家伙的心情也得考虑,不能让人家干巴巴地候着就为了给照片添砖加瓦。所以说,这其中的度还得好好把握。
其他平台的邀请
这事挺逗的,别家平台都来挖墙脚。咸鱼那边的客服小哥哥还跑来问我,是不是想去他们那玩儿。大众点评那儿的MCN机构人也来凑热闹,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。可那时候我粉丝才几十个,少得可怜。大众点评在大家眼里,感觉在博主圈里没多少人知道。但这家伙主要就是记录美食评价,营销味儿不浓,大家去那儿主要是想看看别人对美食的真心话。
这让我悟出了一点,就是不同地方对写手的要求各不相同。就拿大众点评来说,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那些真实的体验分享,不像别的平台那么看重推销那一套。
粉丝增长与清洗
粉丝数上涨也是有规律滴。2019年初那时候,政策还挺宽松的。可后来,来了一波大清洗。听人说有个博主为了涨粉,没发啥东西就一下加了10万粉丝。这事肯定不行。平台也不可能容忍这种虚假操作。
粉丝数涨得挺慢的,各种原因都掺和进来了,比如平台那边的政策,自己发的东西质量。像我这种小透明博主,就靠真心实意地分享,慢慢攒粉丝。
品牌合作的麻烦事
合作那事也够闹心的。有些品牌给的稿费才30大元,还死命让你改来改去。改多了,文章就硬邦邦的,跟广告似的,分分钟被平台抓到。还有的品牌催得急得要命,比如化妆品,三天就得发,可这时间哪儿够看出效果,这种活儿能躲就躲。
有些牌子货,就算你手头有了,你发的相关内容也难登大雅之堂。比如有个美妆牌子,我发的啥东西都这样,估计它在我这儿已经挂了号。
博主群的真实状态
群里头那叫一个热闹,有些博主粉丝数都过万了,可他们对待账号就像个摆设。点个赞留个言都不带动的,好像那账号跟他们没关系似的。
那些运营群本来是来学运营的,结果最后全变成了发通告的群,主要就是那些品牌公关发招募素人的信息。在这种通告群里,像宝妈和学生这种事情不多的,都能迅速报上名。像我这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就只能周末看看有没有啥合适的活儿。毕竟,对自己负责,比如那些涂在脸上的化妆品,还是小心为妙。
这一连串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。你有啥类似的遭遇或心得没?点个赞,把文章转发出去呗,评论区也欢迎你的声音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