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这年头,家长们给孩子取名越来越是放飞自我,这事既逗乐又让人犯愁,成了闲聊时的笑料,也真叫人为娃儿们捏把汗。
言情小说式名字
家长们给孩子取的名字,跟那些言情剧里的主角名似的。比如,你瞧新生名单上,一堆“沐晨”“星澜”的,听着挺文艺,可要是满屏都是,就显得有点尴尬了。年轻人都在笑,说这名字取的,家长是不是言情小说看多了,整得跟沉浸在浪漫泡泡里似的,可就是没想想名字得有个特色。名字一多,难免有重名的,容易搞混,还显得没个性。学校里老师一喊名字,要是好几个都是这调调,那可真是乱成一锅粥了。
那些名字看似文艺,拆开来看挺有范儿,可合起来就有点low了。比如在咱们这小县城的学校,一个班就仨女孩叫“羽”,俩叫“萱”,家长们一心想给孩子取个吉利名,结果不小心掉进了俗气的坑里。
四字名字的兴起
四字名现在流行得很。记得有一次社区搞儿童活动,那帮小家伙自我介绍,好几个都叫四字名。家长们好像都挺喜欢这么玩。像什么“欧阳锦华”之类的,听起来挺高端。但好听的真不多,有些名儿看着就像随便乱拼的。比如那个“蒙纳丽莎”,听起来就挺另类的。这东西不光让小朋友交流时别人记不住,还可能在填表登记啥的时给人家系统添堵,因为有些系统可能认不出这么奇葩的名字组合。再说了,好多四字名起的时候都不怎么考虑读音顺不顺口,读起来还挺别扭的。
在学校里,老师跟家长聊起那谁家的四字名娃,得啰嗦半天解释名字里那几个字。这四字名太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由两个名字拼凑的,要是大家不习惯,那可就闹出不少笑话了。
奇特的名字组合
这类的名字满地都是,像“张周慕宇辰”这种,网上那些学校名单里老常见。你想想,这名字在南方方言里说不定还能闹出点笑话。咱同事聊天时,还提过一个叫“林苏璃夜”的小朋友的爹妈,说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从古玄幻小说里跳出来的。这些字单独看都挺有味儿,可放一块儿就有点怪怪的。孩子上学了,同学可能因为名字太特别,要么过分关注,要么给起个难听的外号。这弄不好就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卑感,被名字给烦死了。
办公室里有人八卦,说以前上学那时候,有个家伙叫“风羽麟樱”,一听这名字,周围人全笑成一片,那家伙后来都不好意思提自己的名了。后来找工作面试,面试官一看这名字,说不定还以为是他编的,直接影响了人家第一印象。
改名也很离谱
有人硬是要给自己取个古怪的名字。比如说,有人把名字改成“张鲑鱼之梦”,这事就挺典型的。估计是图个新鲜或者一时兴起。在她自己眼里可能觉得挺有趣的,但她没意识到这名字在别人看来有多搞笑。这简直是对自己名字的不敬。关键是改了名就改不回来了,以后可能要后悔一辈子。要是她以后办点啥重要事,工作人员看到这名字可能都得瞪大眼,反复确认好几遍。
这改名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,感觉现在的人对名字的态度真是随便得很。大学里,有些人把名字改成游戏或动漫角色的音译,比如“樱木可南”,觉得挺好玩,但一到社会上,这名字可就处处让人头疼了。
名字给孩子的不便
给娃取这些名儿,真是让上学日子闹心。考试答题,名字一写就头疼。听那监考老师讲,有的娃名字笔画多到让人抓狂,别人都做题了,他还苦哈哈地写名字。要是名字里有生僻字,老师可能都不认识,还得翻字典查,这得多费劲。体育课跑步分队,裁判喊名字,万一喊错了,那得多尴尬。这事可真影响娃的士气。
娃们儿的圈子里,名字古怪的小家伙儿总爱被叫外号。这名唤“轩辕紫菱”的小子,就因为那名儿太古怪,总被同学拿来说事,好像是从哪个古代穿越过来的。这娃儿给整得跟只乌龟似的,内向得不敢主动跟人搭讪。
大众的态度
大家普遍都觉得这家长取名法有点那啥。一提到这事,聚会上聊天就有人开始喷。都觉得名字那东西得体现家族的底蕴,这么瞎搞一通,简直不伦不类。按咱们的传统文化来看,名字那东西可讲究了,这么瞎搞,简直就是在丢咱们的老底子。家里那帮老东西更是看不上眼,摇头叹气。他们觉得名字得庄重,得有内涵,得能传承,不能就为了赶时髦或者图个任性。
这取名法儿往后是越演越烈呢还是得慢慢回潮回老路子?点个赞,转个发,来点评论乐呵乐呵。
评论(0)